老伯一年四次鱼生嗜好,竟致胆管长满肝吸虫,健康警示引关注
在我国南方地区,鱼生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,深受人们喜爱,近日一则关于一位老伯因长期食用鱼生而患上严重肝吸虫病的新闻,引起了广泛关注,这位老伯一年内竟然四次享用鱼生,结果胆管长满了肝吸虫,让人不禁为他的健康捏了一把冷汗。
据了解,这位老伯今年60岁,居住在广东省某农村,他自小就喜欢食用鱼生,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节,如春节、端午等节日,和家人一起享用这道美食,据他透露,自己一年内大约会吃四次鱼生,每次都会吃上几百克。
就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,老伯发现自己的肝功能出现了异常,经过进一步检查,医生发现他的胆管里长满了肝吸虫,原来,这些肝吸虫正是来自他长期食用的鱼生,医生表示,如果不及时治疗,这些肝吸虫将会对老伯的肝脏造成严重损害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肝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,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或未冷冻的淡水鱼、虾等水产品传播,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、胆管等部位,会引起一系列症状,如肝区疼痛、发热、乏力、黄疸等,如果不及时治疗,肝吸虫病可能导致肝硬化、胆管癌等严重疾病。
专家指出,这位老伯的案例并非个例,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鱼生等生食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,肝吸虫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,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要注意食品安全。
以下是一些预防肝吸虫病的建议:
-
选择新鲜、质量可靠的水产品,购买时,要确保水产品来自正规渠道,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水产品。
-
食用鱼生等生食水产品时,要确保水产品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,可以将水产品浸泡在盐水中,有助于杀死寄生虫。
-
尽量避免食用生鱼、生虾等淡水水产品,如果实在想吃,一定要确保水产品经过彻底煮熟或冷冻处理。
-
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交叉感染。
-
定期进行体检,及时发现并治疗肝吸虫病。
针对这位老伯的病情,医生已经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老伯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,这起案例再次提醒我们,食品安全不容忽视,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。
鱼生虽然美味,但消费者在享受这道美食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,确保食品安全,让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,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。